创新团队

时间:2024-12-25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  负责人:彭进业教授

团队囊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考古学、物理学等学科从事相关研究的中青年骨干组,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团队面向国家和陕西省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整合图像处理、信息检索、文物保护与微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凝练相应研究前沿的共性科学问题,致力于文化遗产信息采集与虚拟复原、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监测、跨媒体分析与考古数字博物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及国际学术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媒体大数据分析与检索科技创新团队

陕西省创新团队  负责人:范建平教授

团队长期开展图像/视频/文本处理、分析与应用领域的研究。团队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等高端人才。团队承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合计经费近3000万元。团队已发表100余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并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合计被引用超过2000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600余次。团队成果还曾获得过2007年美国国土安全部研究局长奖第二名、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励。




无源感知物联网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负责人:陈晓江教授

团队围绕无源感知传输安全”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等40余项,与腾讯、阿里和绿盟科技等展开了深度合作,在SIGCOMMNSDIMOBICOMCCSIJCAIINFOCOMUbicomp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TON)TMCTISSEC等知名会议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42项成果不仅被MIT、Princeton University、UC Berkeley、UIUC等名校引用,并在陕北明长城、唐皇城墙含光门博物馆、柞水金米村木耳养殖基地得到了初步应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省高校科技奖一等奖2项,先后被新华社美国《每日科学》、英国BBC、泰晤士报、西班牙《国家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团队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ACM中国以及陕西省优博




智能无线通信与感知创新团队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负责人:贺晨教授

智能无线通信与感知团队在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智能通信与定位、海量物联网设备通信与接入、智能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等智能无线通信与感知前沿领域进行攻关。近5年,在IEEE JSAC,IEEE TWC,IEEE TCOM等领域内顶级期刊以及重要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2021年ChinaCom最佳论文奖、2021年IEEE/ICC ICCC最佳论文奖、2021年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新企业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团队通过邀请高水平专家包括院士、国家级人才入选者等来学院进行学术报告,开阔青年教师和学生眼界,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前沿跟踪能力。




物联网智能感知与交互创新团队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负责人:王举教授

团队利用泛在的物联网设备及无线信号(如Wi-FiLTELoRa等)进行低代价生命体征感知、环境感知及新型无线人机交互等前沿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青年高层次人才、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等高端人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共计20余项。曾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包括CCF-A类旗舰会议及期刊ACM MobiComIEEE INFOCOMACM UIST, ACM Ubicomp/IMWUTACM/IEEE ToNIEEE TMC等。授权中国技术发明专利40余件,美国技术发明专利6件。相关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得到了包括清华、北大、MIT、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多个著名高校一流研究团队的认可和引用。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新团队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  负责人:彭进业

团队围绕文化遗产智能感知与智慧传承两个主攻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包括基于物联网、新型传感技术以及边缘计算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监测感知;基于大数据挖掘、虚拟复原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和推广。团队研究促进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及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推广,逐步形成学术引领和技术主导,使创新团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地位,为陕西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团队近三年以来,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物联网感知与安全创新团队

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  负责人:陈晓江教授

团队围绕“物联网无源感知、并发传输与安全”这两个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射频信号的物联网智能感知研究,目标材质识别、成像和定位、精确环境态势感知研究,无源感知物联网节点并发通信与远距离通信等技术,提高了我国在无源感知网络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我国物联网应用及下一代互联网研发向纵深发展,开创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的新模式,为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和预警提供新途径。团队在无源感知网络领域及其在智慧养老、医疗健康、食品安全、智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应用与推广,使得团队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国际前沿水平,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近三年来,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A类会议和期刊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40余篇,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奖3(含一等奖一项)





影像组学与智能感知创新团队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负责人:贺小伟教授

创新团队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方向的中青年为骨干,是一个跨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创新团队以影像组学和智能感知为基础,主要包括3个大的方向:一是影像组学与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对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深层的特征分析;二是分子影像技术,主要是利用影像学手段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成像;三是图像智能感知与分析,主要是通过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近5年来,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级项目以及地方项目等30余个项目,发表国际权威学术论文50余篇。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10980号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