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专项立项结果,由我院彭进业教授牵头,联合故宫博物院、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电信、武汉数文科技等单位共同申报的“传统艺术资源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成功获批。
我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是数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实现其数智化传承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我国现有数字化艺术资源总量超千TB,但存在多机构分散管理、数据类型不统一、内容表述差异大等问题,难以实现规范化融合利用,艺术资源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和效能也亟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项目团队借助文化数字化领域30余年研究经验,依托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多学科高层次平台,遵循“资源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服务为根本”理念,拟突破可信汇聚、智能标注、知识推理和智能生成等关键技术,创新传统艺术资源服务模式,形成标准规范,研制多模态数据采集设备、艺术大模型问答系统、戏曲智能辅助创作系统等核心系统工具,取得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传统艺术资源智能服务平台。
本项目设置5个研究课题,课题一“传统艺术品资源数据采集和鉴证鉴别关键技术研究”由故宫博物院承担,课题二“传统艺术资源可信汇聚和智能混合标注关键技术研究”由文旅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承担,课题三“传统艺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和智能问答关键技术研究”由北京大学承担,课题四“基于视频融合生成的传统戏曲智能辅助创作关键技术研究”由我院承担,课题五“面向传统艺术资源智能服务的平台构建和应用示范”由武汉大学承担。
研究成果将激发传统艺术资源产业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新动能,服务中华传统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